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文史拾遗
邵东荫家堂古民居
发布时间:2013-10-19 信息来源:邵阳市政协 作者:陈建湘
      荫家堂古民居位于邵东杨桥镇清水村,距邵东县城东约28公里,距衡宝公路500米,地处蒸水河畔。由做米生意发家致富的申承述兄弟四人建于清道光三年(1823)。荫家堂外墙上的两块青砖上分别刻有“大清道光三年癸未七月十四日巳时,申承述兄弟修新屋一座,四进六横,愿后人悠久无疆。述记。”和“大清道光三年癸未七月十四日巳时申承述起屋壹座,记此。述批”字样,字迹清晰、深刻。
      荫家堂古民居坐北朝南,靠屋后山,面对开阔的田陇,屋前有蒸水河潺潺流过,依山傍水,环境幽雅。该屋主体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,置木梯木楼板,底层各房可互相贯通,楼上房屋亦由木栏走廊连通。
      庭院纵四进,横连11排,暗合九九归一,十全十美之象。堂屋两侧各有4排住房和1排杂屋,计108间正房,43间杂屋。布局对称。房屋东西长125.38米,南北进深69.86米,占地8759平方米,院内四条走廊成“井”形纵横连通,每条走廊长约3000米,平添了几许深深庭院的气氛。共有天井44个,圆木柱156根,精美窗雕、石雕难计其数。院内正堂为申家公用祠堂,前设戏楼,后置神台,神台上方悬挂巨匾,上书“荫家堂”三个金色大字。院前有约2000平方米的晒谷坪和一条宽4米的石板路。
      荫家堂建筑结构系砖木混合结构,原楼层有房屋百多间。明间及主要厅堂均为穿斗式木构架,其他房屋则以墙体支撑屋面,分上下两层,置木楼板、木栏走廊。正堂穿斗架制作精细,檩、木方、柱及穿梁均用料讲究,做工规整,特别是装修部分雕刻精细。前后格扇门、窗的格芯式样多不相同。
艺术构件与艺术处理很有地方特色,如风格独特的封火山墙与前后檐组合成高低错落的屋面,申氏族谱述:“檐牙刺天,栋角连云,盘盘曲曲,震眩耳目。”封火墙上绘有各类人物、山水、神话图案,并见两个英式圆形座钟图样,色彩至今鲜艳;大门石坎、石墩、石柱基及天井四周石阶均以龙、凤、牛、羊、马等浮雕装饰。无论木构件还是石料雕刻,其工艺均精美绝伦。
      大院建成当初,申承述兄弟对整个大屋的管理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,申氏族谱载:“荫家堂系韶公裔五户所建,一切通街概不准阻塞,五房公受房间不准典当出售外姓外房,不准寄居外姓外房,不准拆毁变卖,不准赌博及一切有碍家法行为。韶公祠公存堂屋五厅,并厅外落詹捡盖及需材木皆韶公祠承认,厅内椅子擎凳均韶公祠公办,至主堂左右,大房左右两头,头排客屋两头,东厅、西厅两头、财门楼子又屋二间两头、公马栏各三间检盖系占屋者承认,至需材木砖瓦则由韶公祠承认。”由于家风严厉,使房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。院内申家住户几次出资维修祠堂,使得祠堂屋顶完好如初,院落整体保护较好。
      据考察,该居所历史上并没有显赫人物,申家四兄弟之所以能够建起如此规模的家族大屋,是通过做米生意发家致富的。其大屋墙顶绘制的两座英式座钟意味着当时商业的对外发展与流通。
      1944年,日军侵入邵东境内,四处烧杀抢掠,邵东当地的民宅少有未被侵扰的,但荫家堂却例外。一天,日军的一个中队突然气势汹汹地开到荫家堂古民居附近,村民因躲避不及,大都藏在家里,日军进犯,人心惶惶。但他们感到意外的是,在家躲了半天,却没看见日兵进院,有胆大的村民走到村口张望,发现这群日军来得快,跑得也快,早已没了踪影。后来得知日军不敢进院的原因是:日军大多熟悉中国的兵法,他们眼见村子静悄悄的,怀疑村里早已有埋伏,所以不敢贸然闯入大院,于是在附近的山上观测大院的地形,但大院里错综复杂的地形把他们吓住了,因为进村后难以分清方向,很可能遭到国军或游击队的伏击,只得灰溜溜地撤退。荫家堂纵横交错的小巷和错综复杂的房屋结构帮了他们的忙。
      荫家堂原为承修者申承述四兄弟居住,现住有申姓村民等70多户,近300人。该老屋是典型的清代深宅大院,是颇具特色的江南民居。虽经190年风雨洗刷,青砖黑瓦显出了岁月的久远,雕花的窗帘、典雅的牙床也渐渐朽去,但其整体结构仍然完整,古风尚存。规模如此宏大,整体如此完整,年代如此久远的大型古代民宅建筑,实属难寻。荫家堂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。2005年5月19日,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13年5月4日,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,荫家堂入选,成为我市十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。
68.8K
  打印            关闭窗口
友情链接: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邵阳市委员会所有 备案号:湘ICP备19007941号
地址:湖南省邵阳市城北路205号 邮编:422000 电话:0739-5450718 传真:0739-5450707
建议使用IE 6.0,1024*768以上辨率,32位增强色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