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文史拾遗
武冈城区十桥记
发布时间:2014-12-08 信息来源:邵阳市政协 作者:杨运焰

历史悠久的武冈城区,有资水渠水两条河渠,曲折蜿蜒,横贯城区,把偌大的城区分隔成一个巨大的“川”字。十几座桥梁横架于二水之上,使城区内外相连。不但便利交通,而且还以其独特的建筑样式,古老的风貌和优美的传说吸引着远近的游人,成为小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
渠水之上有八座桥梁。顺流而下,第一桥位于清渠门外,乃穿城河进入城区的第一座桥,桥为石砌,不长,两拱三墩,建筑上富江南特色,经多年风雨,桥面磨损,坑洼不平,一如风烛老人。桥周围即是清代以前的以买卖耕牛为主的重要的商贸市场,故桥取名为:“牛市桥”。

过桥入城,“兴龙桥”为城第一座桥。离桥数步,就是“武陵井”,该井为湖南著名的二十八口古井之一,也是武冈古代著名的十景之一,名“武陵春色”,桥因井名,故旧称“武陵桥”。桥始建年代已不可考,据史料记载:明末桥毁,清代康熙二年(1663)游击(官衔)韩宏淳.把总(官衔)鄷万玉重修。19256月,霪雨连旬,“渠河两岸,皆成泽国”,石基崩毁。大水退后,有阳俊轩、张化鹄、刘光祥等人倡导,捐款捐谷,予以补修,补修后桥为单孔步行石拱桥,长13米,宽四点六米,高五米。上有桥亭。1943年,回龙街大火,桥亭被毁。至今桥南头,立有“补修兴龙桥碑”一块,碑文为当时武冈县教育界知名人士刘国干撰写,字迹依稀,犹可辨认。

“攀龙桥”座落于“兴龙桥”下游,渠水“之”字形转弯处。“攀龙桥”建筑式样与“兴龙桥”相似,两拱抵岸,大块青石砌成,桥下弯曲似弓,桥面平整如砥,两端石级叠砌成缓缓斜坡,供行人上下往来。整座建筑形式小巧秀美。富有江南水乡特色。“攀龙桥”建成于明代以前,明代嘉靖四十年(1561)嘉靖进士.武冈州同知蒙大赉又对桥做了重修,后圮。清康熙二年(1663)复修。为单孔步行石拱桥,长13米,宽、高各五米。上有桥亭。1943年,回龙街大火,桥亭被毁。1945年又作了修补,在桥两边增置了压桥石,修补后于桥南头立有“攀龙桥补修碑记”一块,现碑、石尚存。

沿“攀龙桥”下至“骧龙桥”之间,有一小桥,通往鳌山街。桥北端离古代学宫文庙大成殿不远。学宫前有径围过抱的双银杏,银杏下人工建有一池,桥傍池畔,故名“泮桥”。后又在桥边新建一楼,楼很高,登楼可直望云山,故名登云楼,因楼桥相邻,故后又称此桥为“登云桥”。“登云桥”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年(1574),为武冈知州宋纯仁所建。桥为块石结构,两拱,长三丈,宽二余丈,两边以石栏护边,据《武冈州志》载:桥“落成时,长桥跨波,晴虹耀影”,可见其有一定气势。崇祯末年参将刘承允对桥作了维修,增修一拱。桥后圮,现存者为1969年重修,长16.8米,宽1 米,式样简朴,不复旧观矣。

“骧龙桥”在“登云桥”下沿,俗称“上山桥”,古代曾称为“化雨桥”。桥北紧邻老南门,门上古代曾建有一楼,名“宣风楼”,为武冈古代著名的十景之一,因楼中有宋代理宗皇帝赵昀御笔书写的“宣风雪霁”四字而闻名远近。“攀龙桥”原为木质结构,明代万历年间武冈知州宋纯仁改建成石桥,再在桥上建立楼阁,名“层云阁”。1966年由县财政拨款1.3万元,改建为永久性双孔石拱桥,长14.5米,车道宽10米,人行道宽2米,重修后桥面宽阔平整,成为连通南北主要街道的要津。2004年秋,市府拨款扩建,建成后,嘱笔者撰文以记,故存其文曰:

武冈,湘西南重镇。物华天宝,人文璀璨。云山同保山,南北雄峙;资水渠水,东西贯流。城因水而生色,水依桥而添胜。骧龙桥位于渠水之上,相传为城中蛟龙。桥始建年不可考,初为木制,后改石砌。今逢盛世,百业勃兴,人流车驰渐多。桥窄而难承重负。2004年秋,市建设局秉承市府指令,筹资扩建,东西各展三米,历三月而成。工竣一览,新旧璧合,巧夺天工。自兹东西宽松,南北畅流,车无拥塞之虞,人展畅舒之眉。经济腾飞有日,斯桥与世俱永。是为之记。

游龙桥,位于骧龙桥下游五十米处,现市老中医院后背处,长13米,宽2米,石墩木面,桥梁式样简朴,其修建年代不详,后于1973年城建中拆除。

离游龙桥不远,即为“化龙桥”。桥原名“义济”,继名“化士”,建成于明代万历前。万历元年(1573),武冈知州宋纯仁重修后,取名“化龙”。清代康熙元年(1662),游击韩宏淳、千总张起凤重修,上建观音阁。嘉庆十八年(1813),重修后,陈佐补修。同治八年(1869),毁于火。十年,里人捐资重修。长28米,宽20米,高5米。桥下置两个石墩,墩上横竖交叉架设九层圆木,上铺石板,桥上建庵,庵前建亭。殿阁宽阔,庄严雄伟,历百余年风雨,至今风貌依然,过往行人,无不凝神注目,感叹称奇。现恢复为武冈佛教协会所在地。

兴龙,攀龙,骧龙,游龙和化龙五桥,人们并称“五龙”。说起来,民间还有个“五龙不出城”的优美传说呢。相传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见他第十八的儿子朱楩在京城内寻衅闹事,胡作非为,很是生气,就将他封为岷王,逐出京城,几经安置,最后来到武冈为王,因他姓朱,人们习惯上称他为朱王。朱王来到武冈,见风景秀丽,地势险要,云山如钟山之秀,资水似长江之险,加上赏玩不尽的同保仙院,法相洞天等诸般胜景,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。谁知后来他的四兄朱棣当了皇帝后,他心里就不禁痒痒,竟然也做起皇帝梦来,他大兴土木,修建王城,又引来渠水,让水贴城而流,作为王城屏障,有了水没有桥还行?又在渠水上建桥五座。为了给桥取名,他费尽了心机。他想,名字既要响亮,能包含自己有朝一日能登上皇帝宝座的愿望,又不能被皇帝识破,以免遭杀身之祸。他寝食不安,暝思苦想,刚将第一座桥取名为“兴龙桥”,不料一病不起,呜呼哀哉了。这件事传到民间,人们引为笑谈。有人说,朱王是依仗他老子朱元璋才当上王来武冈的,攀龙附凤,第二座桥就叫“攀龙桥”吧。有人说,朱王作为一个花花太岁,哪能当上皇帝呢,要想当皇帝,除非皇帝主动把位置让给他,第三座桥应该叫“让龙桥”才行。第四座原来有人称为“野龙桥”,因为人们说朱王只是一条漂游在外的野龙而不是真龙,后来人们嫌“野”字太土太俗,故又将“野龙桥”的“野”字改为“游”字,称为“游龙桥”。朱王一死,他想当皇帝的野心如同南柯一梦,化为泡影,人们就将第五座桥取名为“化龙桥”。后来,笃信迷信的封建统治者还真怕“五龙”飞走,变成真龙,就将让龙桥的“让”字改成“骧”字,又新修一城,把五龙牢牢围住,不让它们出城。优美的传说给优美的建筑艺术增添了迷人的魅力。

洞庭桥为渠水上的第七桥,位于渠水流入资水的入口处。因渠水流入资水后,水流呈开阔之势,故取名为“洞庭桥”。桥建于清代乾隆七年(1742),毁于同治九年(1870)兵火,后复修成木质桥梁。抗日战争时期,黄埔军校第二分校迁来武冈后,该校主任李明灏将军曾于桥畔修建一亭,并亲笔题写“潇湘亭”匾额,于亭上,匾额两侧,悬有一联:“洞泛银光浮玉带,庭潮翠竹工潇湘”,为戴宸出句,李明灏续联。后亭毁,(匾几经碾转,现悬于武冈二中校园内办公楼前亭上)。解放后桥又重修,现为河道坪公路的要津。

资水上有三座桥。“梯云桥”位于南门口,旧称“安济桥”,因坐落于城南资水上,人们习惯上称为“水南桥”。桥始建于宋代。据清代那衍的《重修梯云桥记》载:“宋宝祐三年(1255),学博唐日宣始梁之,曰安济。”桥为石桥。又据明代武冈知府欧阳谟《重修梯云桥记》载:“水南石桥,嘉靖二十七年(1548)圮,以木架之,岁费数千余金。旋即冲塌,水涨舟渡,淹溺甚众。隆庆六年(1572),知州宋纯仁首义再建,捐俸一百二十金以倡。州之人民,凡有公私,佐费一千三百两有奇。长二十余丈,高一丈八尺,广一丈六尺,分为七拱,鸠工采石,始万历元年(1573)秋,二年夏几成,大水,复圮,三年九月始落成。规制完固,屹然利染涉,于是以州南云山巍峨叠拱,因名其桥曰‘梯云’。”康熙二年(1663),桥第三拱将圮,武冈知州吴从谦、游击韩宏淳.、中军敖翮和把总丰万玉集众重修。雍正九年(1731),桥与渡头俱圮与水,州牧叶居仁和邓子先等人又倡导重修。1979年冬,人民政府拨款27万元,将旧桥拆除,新建成长70.1米,宽13米空腹式石拱桥,桥为两拱,单拱跨径28米。自此,车辆畅行,交通更为方便,人们交口称赞。最近,市有关部门又作出决定,在“梯云桥”两岸修建四个仿古凉亭,供人们游览,现己建成三个。站在长虹吸水般的梯云桥头,眺望着资水两岸的美丽风光,缅今怀古,能不让人心旷神怡,情趣盎然!

“梯云桥”下游一篙之远,为武冈古代著名的十景之一“济川回舟”处,历代文人墨客在此呤咏颇多,宋代参政事著名爱国诗人陈与义遭靖康之变,流落湖湘,寓居武冈时,曾题诗:“横江虹跨水中天,月夜伊人可扣船,何事扁舟归棹晚,片帆无碍过前川。”清代武冈州牧席赋七律一首云:“载酒携琴寄小船,伊人宛在自回沿。满川澄绿三更月,万顷柔蓝一色天。杯渡不惊鸥懒避,棹歌相引鹢争先。只今柳岸沙明路,风景依依似往年。”回舟,为古来武冈重要的水路码头,因下邵阳长沙,都是从这里启止的,船只至此,再不上行,故称为“回舟”,码头人货运输繁忙,所以人气旺盛,有专以依靠码头为生的箩行业,即依靠一根扁担两只箩筐为工具,有专在码头靠帮人上下货物赚取工钱为生的。箩行成立于1924年,虽是靠力气为生,但加入不易,要交纳两块光洋作会费,并须宴请会内常务理事,然后才能获得入会资格。由此可见码头的繁荣景象。

济川回舟南岸,有一水名济水,流入资江,济上入口处有一桥,名由斯桥,桥设于街面,为南乡进城的必由通道,故取名“由斯桥”。桥边设亭,名济川亭,亭柱上镌有赵际云所撰一联云:“济水长流,伫看由斯飘玉带;川门在望,遥期独立步云梯。”联不长,却写尽两岸风景。

济川回舟下游百米处,无桥,抗日战争时期,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从武汉迁来武冈,校本部驻法相岩,其余总队分驻四围,部分驻于武冈城内,城内三义宫为校剧团经常演出之地,为交通方便,军校于河滩坪处临时建有一浮桥,后桥圮。1987年,武冈为发展铜鹅生产,利用河滩坪东西两岸的河滩地,专建一鹅场饲养,为便于过河往来,于原桥址处建一桥,名“雁鹅桥”,桥分五拱,宽2米,长约40米,耗资4.4万元。几年后,遇大水倒塌,不复重建。

玉带桥,位于雁鹅桥下游二百米处,与“绝似凌云一支笔,夜深横插水晶盘”的凌云塔相处不远,相传明末荒淫无道的朱王当年被农民起义军追赶,朱王遗玉带而得名。桥初建于明代,后圮,康熙四十年(1701),里人王之玫倡修,以木架成,三年后重修,又以石铺砌。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桥又圮。嘉庆十年(1805),武冈知州秦涟重修,咸丰九年(1859)毁于兵火,同治四年(1865),里人捐款重修,同治十三年三月的一天深夜,春寒未尽,一群乞丐拾一些柴草,烧火取暖,谁知火势漫延,一桥尽毁,仅存二墩,武冈州牧张宪和倡导重修。据清代邓仁坤《重修玉带桥记》载:“张宪和以是桥东南行旅之冲,且为上游锁匙,不可以终圮,……遂首捐金钱五百缗,……爰亟鸠工庀材,下构喜鹊巢,上复鳞甍,左右重檐,东西为门,桥下各葺屋以僦居人,令司启闭。”其设计之精美与化龙桥相比,有过之而无不及,真可谓匠心独运。1948年重修,1972年扩修,1993年又进行了扩修,遂沟通了由洞口至新宁东安的交通要道。

从牛市桥向南前行约两百米,离旱西门北向街面仅数步,有一渠,渠上有一桥,桥极小,可一脚跨在桥南,一脚踩在桥北,小虽小,这桥却极有名,名“接人桥”,在清代以前,这里是教场坪,即军队操练的地方,也是秋后处决犯人的场所,怪就怪在,每当处决人犯时,从城里监狱里将犯人提出,押赴刑场时竟然一有个不成文的规定,即城里押送人犯的狱卒,只送到接人桥边,决不过桥,而处决人犯的刽子手,在桥边接住,将犯人押往刑场,是故久而久之,人们就习惯上将这座桥称为”接人桥”,今桥存。且有趣的是,随着路面的提高,桥也是只加高而没有拆除重修,三桥重迭,清晰可见,为我们研究武冈古城的变化留下了珍贵的文物资料,真得感谢历史老人给我们留下了这份厚礼。

(作者系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)

68.8K
  打印            关闭窗口
友情链接: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邵阳市委员会所有 备案号:湘ICP备19007941号
地址:湖南省邵阳市城北路205号 邮编:422000 电话:0739-5450718 传真:0739-5450707
建议使用IE 6.0,1024*768以上辨率,32位增强色浏览